什么是頸動脈斑塊?
頸動脈是位于脖子處的大動脈,它連接著我們的頭部與身體,是給大腦供血的主要血管。水管用久了會產生水垢,血管用久了也難免會有一些“雜質”堆積,形成我們常說的動脈斑塊。2022年一項研究表明,頸動脈斑塊在50歲以上的人群發生率是40-50%,隨著年齡增大,其發生率也會增高。在60歲以上的年齡段中,有65%的人都存在頸動脈斑塊。因此,年齡超過50歲應常規檢查頸動脈彩超,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癥、冠心病、腦卒中等慢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應定期檢查頸動脈彩超。
頸動脈斑塊有什么潛在危險呢?
1.會導致血管出現狹窄,引起腦供血不足;
2.如果狹窄程度較重,可出現頭暈、頭昏、耳鳴等腦供血足癥狀;
3.如果斑塊破裂脫落,可堵塞血管引起腦梗死。
頸動脈斑塊嚴重與否,重點看以下4個指標。
1.斑塊回聲
從斑塊回聲上看,分為低回聲(屬于軟斑,不穩定,容易破裂)、等回聲、混合回聲、強回聲斑塊(屬于硬斑,較穩定,風險小)。
頸動脈斑塊風險程度依次為:強回聲<等回聲<混合回聲<低回聲。
2.狹窄程度
根據狹窄程度,總共分為三級。分別為:
輕度狹窄:頸動脈狹窄率小于50%,此時一般無明顯癥狀。
中度狹窄:狹窄率為50%-69%,可能會出現頭暈、頭疼、記憶力減退、肢體麻木、眼前突然發黑等癥狀。
重度狹窄:狹窄率70-99%,一定要及時干預。如果狹窄99%,血管里只剩下一根頭發絲的空間,隨時有發生腦梗的風險。
3.頸動脈內血流速度
血流速度越高,風險程度越高。
狹窄程度 | 收縮期血流速度(cm/s) | |
I級 | <50% | <125 |
II級 | 50%-69% | 125-230 |
III級 | 70-99% | >230 |
4.頸動脈內-中膜層厚度(IMT)
頸動脈內-中膜層的厚度,正常值是小于1.0mm的,1.0-1.5mm之間為內-中膜增厚,若厚度>1.5mm則視為斑塊形成。
有了斑塊應該怎么辦?斑塊可以縮小嗎?
發現斑塊不要慌,首先要把危險因素控制好了,最主要的幾點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煙、肥胖、熬夜等,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,把血壓、血脂、血糖降到合理的范圍內,并且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,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,控制體重,戒煙戒酒,這樣可以延緩斑塊的進展速度,腦梗的風險將大大降低。
有研究發現,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1.8mmol/L以下,可以讓斑塊變的更穩定,原有的斑塊不容易繼續增大,甚至一些斑塊可以縮小。
責編:微科普